政策指引

發揮融資融物功能特色 增大產業金融服務深度
2021-11-30
圍繞“十四五”時期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國銀保監會安徽監管局10月底對外公布了《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支持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要求金融租賃公司要發揮融資融物功能特色,發力“銀租一體化”,在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尋找業務切入點。
《指導意見》還提出,鼓勵銀行機構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通過投資、債轉股、融資租賃等多元化業務模式,拓寬先進制造業企業的融資渠道,降低負債率。
制造企業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在新基建浪潮下,租賃行業轉型再出發,與先進制造業有關的金融活動備受金融租賃公司重視。金融租賃公司當下也在探索如何突出自身屬性、強化產融結合、增大產業金融服務的深度。
轉型勢在必行
近兩年來,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租賃公司持續面臨三大問題:業務發展方向在哪里?專業人才如何聚集?風控體系如何夯實?特別是部分中小租賃公司因自身定位與商業邏輯存在問題,業務種類和收入來源單一,生存面臨諸多困境。
有業內人士坦言,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增長比較乏力,在嚴監管之下,單一客戶集中度和關聯交易集中度均面臨嚴格要求,按照原有路徑發展難以為繼,融資租賃公司必須要進行轉型和新商業模式的選擇。
“融資租賃的本意是通過融物為社會提供融資服務?!彼拇ń鹗赓U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云忠認為,租賃公司要堅持去信貸化,回歸租賃本源,創新商業模式,明晰籌融資思路,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專業化團隊,以融促產。
未來幾年,將是融資租賃轉變商業模式的關鍵時期,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打造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
《金融時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當前,租賃公司在服務傳統產業結構優化與改造升級中也在不斷探索服務新能源、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等高精尖企業,優化客群結構。
在交融啟辰融資租賃(青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悅看來,融資租賃需要與保理、基金、投資結合,多牌照聯動發展,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方案是未來轉型和發展的方向。
走產業金融發展之路
優化信貸管理政策、打造特色金融產品、擴展金融服務方式、構建多元融資體系是支持實體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式。融資租賃作為與產業深度結合的金融工具,在回歸租賃本源的過程中,須更加注重發展產業金融。
從路徑上看,因租賃公司的資源稟賦和戰略目標不同,所選擇的產業金融服務路徑也有所差異,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類型。
一是產業延伸型,除傳統的融資與融物服務外,還將服務觸角延伸到與融資租賃緊密相關的制造、采購、運維等產業鏈上下游環節。在產業鏈中獲得關鍵要素或主導權的企業集團下屬的租賃公司多為該種模式。二是產業協同型,依托一個或多個相關產業鏈,在產業鏈中與合作伙伴形成戰略協同,以央企背景的租賃公司為主。三是產業培育型,主要是以投資理念來提供融資租賃服務,通過基金投資、租投聯動等方式培育和孵化產業,注重對新興產業或具有較強成長性的產業進行布局,這種模式除了能夠獲得融資租賃相關收益外,還可以獲得投資收益。四是產業平臺型,以營造產業生態為理念,利用金融科技、物聯網等手段來搭建平臺,整合資源。簡單來說,該種模式對前三種模式進行了有機整合,綜合實力較強的租賃公司多選擇該種發展模式。
從正圍繞工程機械相關產業進行平臺布局的中國電建集團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建租賃”)的模式看,據電建租賃董事長許賀龍介紹,電建租賃構建了“1+3”模式,“1”是融資租賃,“3”是圍繞融資租賃核心業務開展物資采購、資產經營和風險管理服務,依托母公司的產業背景,與兄弟企業優勢互補、戰略協同,共同為產業鏈上下游客戶提供項目整體策劃、規劃設計、融資、采購、建設、運營、資產轉讓全過程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注重風險把控
走發展產業金融的轉型之路,租賃公司既要關注能力的建設,又要注重效率的提升與風險的把控。
業內專家提醒稱,因融資租賃業務在運作上的特殊性,往往一個項目出現風險,會導致更多的項目利潤與收益遭受損失,進而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確保項目安全回款是保障租賃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所在。
從風險控制手段來看,基于對租賃物的控制,多數租賃公司主要靠擔保等傳統措施來實現風險的控制和閉環。同時,業內也存在風控人員過于依賴財務報表進行風險管理的問題。
“財務報表主要是反映過去經營活動的好壞,只是作為一個參考,不能單一地作為決策依據,必須看到財務報表以外的問題,這樣才能對風控具有全面的認識?!蹦虾絿H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峰表示。
在融資租賃資產管理過程中,項目中存在的與租賃資產安全有關的問題需要及時并準確、全面梳理,租前做好盡職調查,租中做好合同管理,租后做好風險預警。
當前,租賃資產期限較長,租賃行業的信用風險防控壓力持續增加,因資產錯配導致的流動性風險防控壓力也在增大;此外,資產投向集中所帶來的風險也在攀升。對此,不少租賃公司探索將項目進行分散化布局,以更好地控制風險。據成都工投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簡繼業介紹,該公司20多年來專注于汽車經營型租賃,為金融機構提供用車服務,服務客群非常單一,近年來正嘗試向手機等消費品領域轉型。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